李小优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进行影像学检查:术后一个月定期影像学检查至关重要,如通过MRI或CT扫描分析肿瘤增大的具体情况。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判断是肿瘤再生长还是术后反应,例如水肿或血肿。
2.病理学评估:如果影像学提示肿瘤真实再生长,可能需要通过活检或其他方式确认病理性质,以决定最佳治疗方案。
3.多学科团队讨论:涉及神经外科、肿瘤科、放疗科等多个科室的专家共同讨论可能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治疗计划。
4.手术再干预:在评估风险与收益后,如果认为手术切除能够有效控制肿瘤,则可能考虑再次进行手术干预。
5.放疗或化疗:对于无法通过手术彻底清除或不适合手术的肿瘤,放疗和化疗是常见选择。特别是对于某些恶性肿瘤类型,结合放化疗可以取得更好效果。
6.综合治疗:根据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及肿瘤特性,可能需要综合应用手术、放疗和化疗等多种治疗手段。
出现术后肿瘤增大需高度重视,通过及时的医学干预和治疗计划调整,有助于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