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呼吸科
1.病原体传播:痰液是呼吸道分泌物,其中可能包含细菌、病毒及其他病原体。如果将痰液吞入胃部,这些病原体可能会通过消化道进入血液循环,增加全身性感染的风险。如肺结核患者,其痰液中可能含有大量结核分枝杆菌,吞咽后可能导致消化道感染。
2.消化系统负担:痰液中的粘蛋白、死细胞及其他杂质较多,吞咽后需要通过消化系统处理。这些异物可能会对胃肠道黏膜产生刺激,导致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甚至引发胃炎、肠炎等疾病。
3.有毒物质积累:在污染环境中生活或工作的人,其痰液中可能含有重金属、化学污染物等有害物质。长期吞咽这些含有有毒物质的痰液,可能会导致体内有害物质的蓄积,对健康造成慢性损害。
4.咳嗽反射受抑制:吞咽痰液可能会削弱人体的自然咳嗽反射,进而减少痰液的有效排出,导致痰液在呼吸道中滞留,增加呼吸道感染和阻塞的风险。
保持呼吸道清洁,避免吞咽痰液,通过正确的方式咳痰,有助于维护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