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时间因素:
下午4点至晚上8点:此时人体气血较为平稳,艾灸易于发挥作用。
避免饭后立即艾灸:饭后血液集中于消化系统,艾灸可能影响消化功能。
不宜空腹或过度疲劳时进行:空腹导致血糖低,疲劳引起身体免疫力下降,这些情况都可能使艾灸效果不佳或产生不适。
2.禁忌人群:
孕妇:艾灸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对胎儿有潜在风险。
体质虚弱者:艾灸可能加重他们的虚弱症状。
热性病患者:艾灸本身具有温热特性,易加重热性病情。
对艾过敏者:直接接触艾草可能引发过敏反应,需特别注意。
3.注意事项:
选择通风环境:艾烟可能引发呼吸道不适,应在空气流通好的地方进行。
控制好艾灸时间与温度:过长时间或过高温度的艾灸会灼伤皮肤。
注意针具卫生:避免交叉感染,使用一次性或消毒后的工具。
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理疗方法,通过以上几点可以更好地掌握其适用范围和操作方法,以达到预期的保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