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动脉粥样硬化:这是脑缺血最常见的原因,占约50%至60%。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狭窄或闭塞,减少了流向脑部的血液。
2.心源性因素:约占20%至30%的病例。心房纤颤等心律不齐、心肌梗死以及其他心脏疾病可以导致血栓形成,这些血栓可能随血流进入脑部,造成脑血管阻塞。
3.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壁损伤和硬化,使血管弹性下降,增加脑出血和脑缺血的风险,高血压相关的脑缺血病例占15%至20%。
4.血液病变:如红细胞增多症、贫血、白血病等,会影响血液的黏稠度和流动性,进而影响脑部供血。
5.血脂异常: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水平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过程,提高脑缺血发生的几率。
6.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并且糖尿病本身也会损害血管内膜,增加脑缺血的风险。
7.其他因素:如吸烟、酗酒、肥胖、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因素也是脑缺血的重要诱因。
预防脑缺血需要注意管理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早期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心血管疾病,减少脑缺血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