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尿液分析:
通过检测尿液的比重和渗透压,可以初步评估尿液是否稀释。正常情况下,尿液比重应在1.010以上,而尿崩症患者的尿液比重通常低于1.005。
尿液渗透压也可以衡量尿液稀释程度,正常范围为500-800mOsm/kg,而尿崩症患者通常低于300mOsm/kg。
2.血液检测:
血清钠浓度:正常范围为135-145mmol/L,尿崩症患者可能高于145mmol/L。
血浆渗透压:正常值为275-295mOsm/kg,尿崩症患者通常超过300mOsm/kg。
3.水限制试验:
患者需要在特定时间内禁水,期间定时采集血液和尿液样本,以测定血清钠、血浆渗透压及尿液渗透压。
若尿液渗透压在禁水后仍然无法显著升高,则提示尿崩症。
4.抗利尿激素(ADH)试验:
在水限制试验后给予合成抗利尿激素,并观察尿液渗透压变化。
中枢性尿崩症患者在接受抗利尿激素后,尿液渗透压将显著升高,而肾性尿崩症患者则无明显变化。
5.影像学检查:
磁共振成像(MRI)可以用于评估下丘脑和垂体腺是否存在病变,如肿瘤或炎症,这些病变可能导致中枢性尿崩症。
上述检查方法能够帮助医生确诊尿崩症,并区分其类型。在诊断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各项检查结果,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多尿和口渴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