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发病率和早期症状:周围型肺癌主要是指位于肺外周部位的肺癌,占所有肺癌病例的约40%-50%。由于其位置较为隐蔽,早期症状常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因此,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经是晚期。统计数据显示,约60%-70%的患者在发现时已是III期或IV期。
2.诊断与分期:诊断通常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光片和CT扫描以及病理学检查。根据TNM分期系统,周围型肺癌的分期从I期到IV期,其中I期表示肿瘤局限在肺内,IV期则表示已经有远处转移。
3.治疗选择和效果: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I期和II期的患者,多数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获得较好的预后,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约为70%和50%。对于III期和IV期的患者,综合治疗是主要策略,5年生存率显著降低,III期约为20-30%,IV期则低于10%。
4.相关风险因素:吸烟是导致周围型肺癌最重要的风险因素,约90%的肺癌患者有长期吸烟史。空气污染、职业暴露(如石棉等)、遗传因素和慢性肺部疾病也是重要的风险因素。
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是改善周围型肺癌预后的关键。定期体检、戒烟以及避免职业性有害物质接触是预防该疾病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