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感染性原因:
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可导致肺部炎症,表现为斑片状浸润。
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腺病毒等也可能引起类似的影像学改变。
真菌感染:如曲霉菌、隐球菌等在免疫力低下者中较为常见,可造成密度不均匀的浸润影。
2.肿瘤性病变:
肺癌:尤其是小细胞肺癌和鳞状细胞癌,初期可能表现为斑片状浸润。
转移性肿瘤:其他器官的癌症转移到肺部,也可能引起类似的影像学表现。
3.间质性肺病:
特发性肺纤维化:早期可表现为上叶斑片状浸润。
过敏性肺炎:吸入某些抗原后,肺部出现炎症反应,导致斑片状浸润。
4.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影响肺部,造成影像上的变化。
5.吸入性肺损伤:
长期暴露于某些有害物质,如石棉、硅尘等,也可能导致肺部上叶出现斑片状浸润。
6.血管性疾病:
肺栓塞:虽然主要表现为楔形阴影,但部分病例中也可能出现斑片状浸润。
鉴于上述情况,进一步的检查如高分辨率CT、支气管镜检查、痰培养或病理活检等可能有助于明确诊断。早期识别和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和接触有害物质,并定期体检以早期发现潜在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