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高度近视常见的眼底改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豹纹状眼底:由于高度近视脉络膜变薄,脉络膜中的色素上皮细胞减少,底下的脉络膜血管显露出来,形成不规则的暗色斑块,称为豹纹状眼底。这种改变通常是高度近视眼底最常见的特征。
2、黄斑区萎缩:高度近视可导致黄斑区视网膜萎缩,表现为黄斑区的色素上皮细胞减少,视网膜组织变薄,视力显著下降。这种萎缩可能发展为黄斑裂孔或黄斑前膜,进一步损害中央视力。
3、视网膜劈裂和视网膜脱离:由于眼轴过长,视网膜被拉扯,容易出现视网膜劈裂或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失明。
4、玻璃体液化和后脱离:高度近视玻璃体更容易出现液化和后脱离,增加了视网膜脱离的风险。玻璃体后脱离时,常会感到眼前出现飞蚊症,伴有闪光感。
5、后巩膜葡萄肿:这是由于眼轴延长,眼球后极部巩膜变薄、向外扩张而形成的局部膨出,严重时可能会影响视功能,并增加视网膜脱离的风险。
6、新生血管形成:在高度近视眼底,视网膜下层可能形成新生血管,这些血管脆弱,易出血,导致黄斑区出血或视网膜下出血,严重影响视力。
这些眼底改变需要定期的眼底检查和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并发症。高度近视应特别注意眼部健康,避免过度用眼,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