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正常情况下,骨骼的密度应当是均匀的。骨密度反应了骨组织的矿物含量,从而影响骨骼的强度和硬度。密度均匀的骨骼有助于有效承受身体重量和外界压力。
2.椎体密度欠均匀可能提示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密度降低和骨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可能导致骨骼易碎,增加骨折风险。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当骨密度T值低于-2.5标准差时,可诊断为骨质疏松。
3.退行性骨病也可能导致椎体密度不均匀。这类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如骨关节炎等。随着年龄增长,骨质逐渐流失,导致局部骨密度降低,最终表现为密度不均。
4.局部病变如肿瘤、感染、外伤等也可以引起椎体密度改变。例如,骨髓炎或转移性骨肿瘤可能造成特定区域的骨密度增加或减少。压缩性骨折也会导致局部骨密度异常。
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来确诊具体原因,可以包括骨密度检测(DXA扫描)、X射线、MRI或CT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避免过度劳累及注意饮食,摄取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延缓骨质疏松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