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原因:
胆结石:胆结石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占胆道梗阻病例的70%-80%。
肿瘤:包括胰腺癌、胆管癌等,这些占比约为10%-20%。
炎症及感染:胆管炎、胰腺炎等也可能引起胆道梗阻,约占5%-10%。
2.症状:
黄疸:皮肤和眼白变黄是胆道梗阻最常见的症状,发生率高达90%以上。
腹痛:尤其是右上腹疼痛,发生率在50%-70%之间。
发热:如果合并感染,可能会出现发热,约40%的患者会有此症状。
其它: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
3.诊断方法:
超声波检查:初步筛查胆结石和胆道扩张,准确率可达85%-95%。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无创性检查,可详细评估胆道系统病变,准确率接近100%。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不仅能诊断,还可以治疗某些梗阻情况,但有一定风险。
4.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抗生素用于控制感染,解痉药物缓解胆道平滑肌痉挛。
内镜治疗:如ERCP,可通过内镜取石、放置支架等手术操作解除梗阻。
手术治疗:对于复杂病例,可能需要外科手术,包括胆囊切除、胆道重建等。
早期发现和治疗胆道梗阻非常重要,可以避免潜在的严重并发症如败血症、急性胰腺炎或肝脏损伤。定期体检和及早就医是预防胆道梗阻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