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了解病因:
过敏:食物、药物或环境中的过敏原可能导致皮肤起疙瘩。
接触性皮炎: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植物或动物毛发可能引起皮肤反应。
感染: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也可能导致皮肤问题。
2.避免过敏原:
确定并避免可能的过敏原。如果怀疑某种食物或药物引起过敏,应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尽量避免已知会引起皮肤反应的化学品,如洗涤剂、香水或化妆品。
3.使用药物:
抗组胺药:如果疙瘩是由过敏引起,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苯海拉明)可以减轻瘙痒和红肿。
外用药膏:可以使用含有皮质类固醇的药膏,缓解炎症和瘙痒。
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如果怀疑是感染引起,医生可能开具相应的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
4.保持皮肤清洁:
每天用温水和温和的肥皂清洗患处,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产品。
保持皮肤干燥,避免潮湿环境,以防止感染加重。
5.冷敷:
可以在患处使用冷敷,缓解瘙痒和肿胀,每次冷敷10-15分钟。
在处理皮肤疙瘩时,应尽量避免抓挠,以免加重症状或引起感染。如果症状持续或恶化,应尽快就医,寻找专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