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肾脏问题:
急性肾损伤:急性肾损伤可导致肾功能迅速下降,从而引起尿量显著减少。常见的原因包括严重感染、药物毒性和严重的低血压。
慢性肾病:慢性肾病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肾功能逐渐减退,尿量减少也会逐渐显现。
2.膀胱功能障碍:
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肌肉不自主收缩,可导致尿频、尿急和夜尿。
尿潴留:由于尿道阻塞或膀胱肌肉无力,尿液无法正常排出,可能导致尿量少和尿无力。
3.前列腺疾病(主要针对男性):
前列腺增生:老年男性常见,前列腺增大压迫尿道,引起排尿困难、尿线细和尿频等症状。
前列腺炎:前列腺炎症会导致尿痛、尿频以及尿无力。
4.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源性膀胱:中枢神经系统或外周神经系统损伤,如脊髓损伤或多发性硬化症,可导致膀胱功能障碍,表现为尿量减少和排尿无力。
5.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如抗胆碱能药物、麻醉剂等,可能影响膀胱和尿道的正常功能,导致尿量减少和排尿无力。
6.其他因素:
脱水:体内缺水会导致尿量减少,应注意补充适当的液体。
电解质紊乱:特别是钾和钙水平异常,可能引起尿量变化和排尿困难。
若出现尿量减少和排尿无力,应尽快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包括尿常规、肾功能检查、膀胱残余尿测定等,明确病因后再进行相应治疗。平时需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合理饮水,避免对肾脏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和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