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苯二氮卓类药物:
常见的有地西泮(安定)、氯硝西泮(利眠宁)等。
这些药物通过增强大脑中的γ-氨基丁酸(GABA)的作用,起到镇静和催眠的效果。
使用时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依赖性,并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2.非苯二氮卓类药物:
常见的有唑吡坦(思诺思)、扎来普隆(安眠酮)等。
与苯二氮卓类药物类似,这类药物也通过作用于GABA受体,但其结构不同,通常副作用较少。
对于短期失眠有效,但同样不宜长期使用,以免产生耐药性。
3.抗抑郁药:
如米氮平(瑞美隆)、曲唑酮(德赛特)等。
这些药物不仅具有抗抑郁的作用,还可以帮助调节睡眠,尤其适用于伴有抑郁症状的失眠患者。
此类药物的副作用较多,如口干、体重增加等,因此需谨慎使用。
4.褪黑素:
褪黑素是人体自身分泌的一种激素,调节昼夜节律并诱导睡眠。
市面上有合成褪黑素药物,通过补充外源褪黑素,可以调节生物钟,帮助改善睡眠。
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尚未完全明确,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适量使用。
药物治疗虽能短期内改善睡眠,但并非长久之计。调整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摄入咖啡因和酒精,同样是改善睡眠质量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