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症状报告:
患者通常抱怨难以入睡、睡眠时间短或频繁醒来。
常常感到白天困倦、疲劳,但在实际表现中并未影响正常的日常活动。
2.睡眠日记:
要求患者记录至少一周的睡眠模式,包括入睡时间、醒来次数、起床时间及日间活动等信息。
分析这些记录可以帮助识别是否存在与主诉不符的客观睡眠数据。
3.多导睡眠图(PSG)监测:
在睡眠实验室进行,通过脑电图、眼动、电肌图等生理指标评估睡眠结构。
对比主观报告,若客观上显示足够的睡眠时间和质量,则可能诊断为假性失眠。
4.主观测试工具:
例如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埃普沃斯嗜睡量表(ESS),用于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日间嗜睡程度。
若分数较高但与PSG结果不一致,可考虑假性失眠。
5.心理评估:
通过心理问卷或面谈了解患者的情绪状态、生活压力以及对睡眠的认知态度。
假性失眠者通常伴有睡眠焦虑或对睡眠期望不合理。
假性失眠的确诊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数据,通过多种方法的综合评估来确认。同时应排除其他睡眠障碍及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