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正常的空腹血糖水平应在3.9至6.1mmol/L之间。如果空腹血糖值达到7.0mmol/L或以上,多次测量结果仍然较高,则可能被诊断为糖尿病。
2.空腹血糖介于6.1至6.9mmol/L之间属于糖耐量受损,表明有发展为糖尿病的潜在风险。7.4mmol/L显著高于此范围,提示需要更加重视和监测。
3.建议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明确诊断。在该测试中,饮用一定量的葡萄糖溶液后,分别测定空腹及餐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如果2小时血糖水平达到11.1mmol/L或以上,也可诊断为糖尿病。
4.除了OGTT,还应该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HbA1c反映过去2至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正常值一般在4%至6%之间,若超过6.5%,也可诊断为糖尿病。
5.管理方面,应从生活方式干预开始,包括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等。饮食上,应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摄入,增加纤维素和全谷类食品。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6.若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或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应咨询医生,可能需要药物治疗。例如,二甲双胍是常见的一线药物,可通过降低肝脏葡萄糖生成和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来帮助控制血糖。
长期高血糖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神经病变、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等多种并发症的风险。及时监测和管理血糖水平非常重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延缓或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