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正常的大便应为成形、柔软而不干硬。成人每天的排便次数通常为1-2次,粪便颜色呈黄褐色,有一定形状。如果出现大便稀薄且次数增加,即可称为溏泄。
2.引起大便溏泄的原因包括饮食不当、感染性因素、肠道疾病和其他全身性疾病等。例如,暴饮暴食、摄入大量生冷食物、吃不洁净食物等会导致肠胃负担过重,引发溏泄。
3.感染性因素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进入肠道,会破坏正常的肠道菌群平衡,导致肠道炎症,表现为大便稀薄且伴随腹痛、腹胀等症状。
4.肠道疾病如慢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结肠癌等也可能导致大便溏泄。这些疾病多伴随其他临床症状,如腹痛、体重减轻、贫血等,应引起重视。
5.全身性疾病如甲亢、糖尿病、肝胆疾病等可以通过影响胃肠功能间接导致大便溏泄。例如,甲亢患者由于新陈代谢加快,胃肠蠕动增快,容易出现多次稀便。
面对大便溏泄,首先应注意饮食调节,避免过度进食辛辣、生冷及油腻食物;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以防感染。如果大便溏泄持续时间较长或伴随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