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为什么治不好

2024-12-0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病情分析:狂犬病难以治愈主要因为病毒一旦进入神经系统,几乎无药可治,且病程发展迅速,致死率极高。

1.病毒侵入神经系统:狂犬病毒通过被感染动物的唾液进入人体,通过伤口扩散。病毒首先作用于局部组织,然后沿着外周神经系统向中枢神经系统转移。一旦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治疗难度急剧增加,因为大多数药物很难穿透血脑屏障到达脑组织。

2.病程进展迅速:狂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至3个月,但也可能短至一周或长至一年。潜伏期过后,症状迅速发展,包括发热、头痛、恐水、咽喉痉挛等神经系统症状。此时,死亡通常在几天到一周内发生,几乎所有症状出现后的病例都是致命的。

3.诊断和治疗手段有限:目前狂犬病的确诊依赖于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如皮肤活检、唾液检测等,但这些方法在症状出现前的早期诊断方面效果有限。尽管存在一些实验性治疗方法,如密尔沃基方案(诱导昏迷并给予抗病毒药物),但成功率极低,仅少数病例有所报道。

4.疫苗接种的重要性:预防是关键。狂犬病疫苗接种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暴露前预防(如兽医、野生动物工作者)和暴露后免疫(被怀疑接触狂犬病毒的人)都能够显著降低狂犬病的发生。

对于狂犬病,一旦症状出现,几乎所有病例都会导致死亡。预防接种和早期暴露后处理是控制狂犬病的最佳策略。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