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如何通过针灸进行治疗

2024-12-2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病情分析: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可以导致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针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能有助于促进神经修复和功能恢复。

1.减轻疼痛:研究显示,针灸可能通过调节体内的镇痛物质如内啡肽,有效缓解脊髓损伤引发的疼痛症状。临床上,大约70%的脊髓损伤患者经历过不同程度的慢性疼痛,而针灸在这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2.改善运动功能:一些研究指出,针灸可以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增加神经营养供应,促进残余神经功能的发挥,从而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在某些小规模试验中,大约50%的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后表现出运动功能的改善。

3.调节自主神经功能:针灸能够通过作用于特定的神经通路,调节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从而帮助改善膀胱和肠道功能障碍。这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4.促进神经再生:动物实验表明,针灸可以促进神经元的再生和修复。这种效果在人类中的证据仍需更多研究支持,但预示着针灸在神经修复领域的潜力。

尽管针灸在脊髓损伤的治疗中展现出一定的效果,但其疗效往往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结合现代医学手段进行综合治疗并接收专业医师的指导可以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同时,了解各种治疗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是至关重要的步骤。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