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体位改变:夜间卧床时,尤其是平躺时,脊柱的压力分布会发生变化。一些研究表明,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可能会增加对受影响神经的压迫,从而加剧疼痛。在睡眠过程中,由于姿势的固定和不变,局部组织容易出现血流不畅,导致疼痛加重。
2.血液循环:夜间,尤其是在早晨,体内的血液循环较白天活跃度低,对于某些人来说可能导致缺氧及炎症加重,进而引发疼痛。静止状态下的循环减慢使得代谢产物堆积,进一步刺激神经末梢。
3.激素波动:人体在晚上和清晨时段,激素水平,如皮质醇和褪黑激素,会有所波动。皮质醇有抗炎作用,其水平在清晨最低,这一变化可能导致疼痛感觉增强。
4.神经敏感性:长期受压的神经可能在休息时(比如深夜至凌晨)变得更加敏感。这种神经敏感性可能与长时间的静止相关,导致轻微的刺激也能引起明显的疼痛。
综上所述,坐骨神经痛在凌晨时痛感最强与多种生理因素有关,包括体位、血液循环、激素水平以及神经敏感性等共同影响。适当调整睡姿、定期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以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痛药物,可能帮助缓解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