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调整生活方式:避免过度疲劳、情绪激动、熬夜和饮酒。保持规律的作息和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减少早搏的发生。
2、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是诱发早搏的重要因素,戒烟限酒可以明显改善症状。
3、控制咖啡因摄入:咖啡因能刺激心脏,引发早搏。减少咖啡、茶、可乐等含咖啡因饮料的摄入。
4、保持心理平衡:压力和焦虑是早搏的常见诱因。适当的放松训练,如瑜伽、冥想、深呼吸等,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
5、适当运动: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但应避免过度运动。运动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
6、定期体检:早搏有时可能是某些疾病的早期症状,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或心脏病等。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
7、药物治疗:对于症状严重或影响生活质量的早搏,医生可能会开具抗心律失常药物。但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8、消融治疗:对于顽固性早搏且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射频消融术。这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导管将射频能量传导至心脏病灶区域,消除异常心电活动。
9、病因治疗:若早搏是由其他疾病引起,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例如,纠正电解质紊乱、治疗甲状腺疾病等。
上述方法可以帮助控制和减少早搏的发生,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人情况由专业医生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