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饮食相关因素
进食过量或过快: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食物,尤其是含气饮料或产气食物(如豆类、碳酸饮料),容易导致胃内容物增多和气体积聚,引发鼓胀。
食物不耐受:乳糖或某些食品添加剂的不耐受可能引起胀气,例如乳糖酶缺乏者摄入牛奶后常有腹胀表现。
2.胃肠道疾病
功能性消化不良:约10%-20%的人群会经历这一问题,多表现为餐后饱胀感、早饱及上腹不适。
胃排空延迟:例如,由糖尿病或神经性疾病引发的胃轻瘫,会导致胃内容物滞留,产生胀气感。
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溃疡病变可能影响正常胃排空,继而引发胀气。
3.胃肠动力或菌群失调
肠易激综合征:在5%-15%的普通人群中可以出现,以反复腹胀、腹痛伴大便习惯改变为主。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肠道菌群紊乱可导致堆积的食物被过度发酵,释放大量气体致胀。
4.其他潜在因素
腹腔积液:某些癌症或肝硬化患者可因体内液体潴留而感到腹胀。
消化道梗阻:包括胃肠道肿瘤、粘连等,通常伴随急性胀痛和呕吐。
心理因素:慢性焦虑或抑郁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引发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为腹胀。
持续性的上腹部鼓胀应尽早就医,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胃镜、腹部超声或CT等必要检查明确原因。调整饮食结构、避免暴饮暴食以及针对病因治疗是改善此症状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