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手术的彻底性:
确保手术切除的彻底性是预防复发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如果手术中未能完全切除原发病灶或存在残余肿瘤组织,将显著增加复发风险。术后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认是否有残留病灶,同时评估淋巴结及周围组织的清扫情况。
2.辅助治疗的必要性:
(1)放疗:术后可采用局部放疗以减少残余癌细胞可能引起的复发风险,尤其是在肿瘤边缘切除不够清晰时。
(2)化疗:辅助化疗可以抑制潜在的转移性微小病灶,但其具体效果因患者病理类型和分期而异。
(3)免疫治疗:如PD-1抑制剂等免疫疗法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其对某些黑色素瘤患者可能具有生存获益。
3.定期随访与监测:
(1)术后前两年是复发高风险期,应每3-6个月进行一次复查,包括直肠镜检查、影像学评估(如CT或MRI)以及肿瘤标志物检测。
(2)两年后复发风险降低,可将随访间隔延长至每6-12个月一次。
4.生活方式的调整:
(1)避免暴露于紫外线下过度照射,因为紫外线可能诱发黑色素细胞异常活化。
(2)戒烟限酒,研究显示烟草中的某些成分会促进肿瘤转移和增殖。
(3)注重饮食健康,多摄入富含抗氧化剂的蔬菜水果,有助于增强免疫功能。
(4)保持适当的体重,肥胖与肿瘤复发率存在一定关联。
5.心理压力管理:
长期心理压力可能通过免疫系统影响复发风险,建议参与适当的心理干预措施,如冥想或心理咨询,以维持身心健康。
术后复发的预防是一个多方面的过程,需要患者与医疗团队的密切配合以及长期的全方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