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初步检查
先通过电脑验光仪进行自动验光,以获取初始的近视度数、散光度数和散光轴位。这一过程为后续的精确验光提供参考。
2.主观验光
根据自动验光结果,通过试镜片或综合验光仪调整度数。
首先测定球镜度数,即矫正近视的基本度数;
接着测定柱镜度数(散光的矫正)以及对应的轴位角度;
在散光矫正过程中,需反复确认患者在不同轴位下的清晰度,以确保准确性。
3.交叉柱镜法
用于进一步精确散光的度数和轴位。通过交替加减散光镜片,让患者比较哪种状态更加清晰。该方法特别适用于轻度散光或轴位不明显的情况。
4.双眼平衡
验光完成后,需要对双眼的矫正结果进行平衡调整,以确保两眼在配戴眼镜时都能获得最佳的视觉效果。常用的方法包括使用遮盖法或雾视法。
5.动态调节测试
对于青少年或怀疑有调节异常的人群,可以进行调节幅度检查,以判断是否需要额外的调节支持,例如加入一定度数的近用镜。
6.散瞳验光(特定人群)
对于儿童、青少年或者调节能力较强者,有必要进行散瞳验光。散瞳后可以消除调节作用,得出更加客观的屈光状态。
以上步骤完成后,会结合实际生活需求对结果进行微调。例如,若主要用于近距离工作,可适当降低远视光度以减少视疲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