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麦花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皮肤科
1.正确的治疗:梅毒的标准治疗通常是使用青霉素。早期梅毒(1期或2期)患者通常需要单次注射长效苄星青霉素,晚期或潜伏期梅毒患者可能需要多次注射。
2.抗体水平监测:治疗后需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测,以监测非特异性抗体水平的变化。通常在3、6、12个月时各进行一次检测。
3.转阴时间:非特异性抗体(如RPR)的水平一般在治疗后几个月内开始下降。对于早期梅毒,60-80%的患者在治疗后一年的时间内RPR会降至阴性;而对于晚期梅毒,转阴时间可能更长,有时需要2年以上。
尽管如此,即使RPR转阴,特异性抗体(如梅毒螺旋体IgG抗体)可能终身阳性,这表明既往感染的痕迹,而非现症感染。判断是否治愈应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和多项血清学检测结果,不仅依赖于单一指标的转阴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