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及时就医:
急性脑梗死应在症状出现后的4.5小时内送到具备溶栓能力的医院。
尽快进行头部CT或MRI检查,以明确诊断和评估梗死范围。
2.溶栓治疗:
静脉溶栓:适用于发病4.5小时内的患者,常用药物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动脉内溶栓: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通过导管直接将溶栓药物注入梗死部位。
3.血管内治疗:
对于大血管闭塞导致的脑梗死,血管内机械取栓可以有效恢复血流,最佳治疗时间窗为6小时内,但部分患者在24小时内也可能获益。
4.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
确认没有出血风险后,可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
在特定高危患者中,可能需要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5.控制危险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需要严格管理。
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6.康复治疗:
急性期过后,应尽早进行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职业治疗,有助于功能恢复。
7.监测与随访:
定期复查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了解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
持续监控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再发脑梗死。
右侧额顶叶急性脑梗死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从急性期的溶栓和取栓治疗,到长期的康复和二级预防,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保持稳定的生活规律和良好的健康习惯,有助于降低再次发生脑梗死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