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气虚: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多汗。常见于体质较弱或久病初愈者。治疗宜补益气血,常用党参、黄芪、白术等药物。
2.阳虚:表现为全身畏寒、四肢冰冷、头部出汗明显。常见于年老体弱或久病之后。治疗宜温补阳气,可选用附子、肉桂、干姜等药物。
3.湿热:表现为头部出汗且有黏腻感,伴有口苦、舌苔黄腻。常见于饮食不当或长期居住潮湿环境者。治疗宜清热利湿,常用黄连、茵陈、薏苡仁等药物。
4.阴虚:表现为五心烦热、盗汗、口干咽燥。常见于过度劳累或久病耗伤阴液者。治疗宜滋阴降火,可选用生地、麦冬、知母等药物。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以上诊断和治疗方法需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导致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