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肺结节的性质评估:
肺结节可以是良性病变(如炎症性肉芽肿、错构瘤)、恶性病变(如原发性肺癌、转移性肺癌)或其他情况(如感染性病灶)。通常通过胸部CT对结节的大小、形态、密度、边缘特征以及有无钙化等进行综合分析。如果消炎治疗无效,可能提示非感染性原因,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
2.动态影像学观察:
对于小于8毫米且怀疑风险较低的肺结节,可建议定期进行CT随访。经验数据表明,大部分良性结节在两年内不会明显增大,而恶性结节可能会表现出快速增长。影像学随访通常每3-6个月一次,一旦发现结节增大或外观变化,需要进一步干预。
3.介入性检查:
在高危情况下,可以实施经皮肺穿刺活检或者气管镜下取样,以获取组织学和细胞学信息。这些检查适合位置较浅或影像特征显示有恶性倾向的结节,阳性结果可直接帮助确定诊断。
4.手术切除:
对于较大、位置特殊或呈现恶性特征的肺结节,可能需要进行局部切除术或肺叶切除术。术后通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如果为恶性病变,还需根据分期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如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
5.全身评估与多学科会诊:
特别是在无法排除恶性的情况下,全身检查如PET-CT可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远处转移,同时多学科会诊(呼吸科、胸外科、肿瘤科等)能提供更完善的诊治方案。
如果肺结节经过一定时间未发生变化,多数可能为良性;若持续增大或出现新症状,则要及时重新评估并尽快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