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女性中。感染会导致尿道壁充血,出现少量血液渗入尿液中。此时还可能伴随排尿时烧灼感、尿频尿急等症状。
2.尿道损伤或刺激
机械性损伤或外部刺激,比如剧烈运动、导尿管插入或泌尿系手术操作,可能引发尿道黏膜出血。但通常这种情况出血量较少,且多在短时间内自行缓解。
3.凝血功能问题
与凝血功能相关的全身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或者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阿司匹林等,可能导致尿液中反复出现血液。
4.泌尿道结石
尽管膀胱和肾脏无异常,但泌尿系的某些部位可能仍存在微小结石,结石边缘的摩擦可能损伤局部黏膜并引起出血。微小结石有时通过影像学检查难以被发现。
5.剧烈运动后的暂时性血尿
剧烈运动,特别是长跑或马拉松后,可能引起一过性的血尿。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肾小球滤过压力增加或膀胱壁微小损伤所致。
6.妇科相关原因
对女性患者而言,应考虑月经混入尿液或生殖系统病变,如阴道炎、宫颈息肉等情况,这些可能误认为是血尿。
7.罕见原因
包括泌尿系统肿瘤(仅表现为显微镜下血尿)、隐匿性出血倾向的遗传疾病如Alport综合征,以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持续性血尿需要进行详细检查,包括尿液分析、尿沉渣镜检、影像学检查以及必要时的膀胱镜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