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观察与保守治疗:
如果结石较小(一般小于5毫米),且未引起明显的疼痛、发烧或尿路梗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先采取观察策略。期间注意多饮水,增加尿量促进结石自然排出。
医生可能会考虑开具解痉药物或止痛药以缓解不适,同时建议避免剧烈活动,以防止支架移位或更大程度的刺激。
2.药物排石辅助:
钙通道拮抗剂或α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可以帮助扩张输尿管,促进结石更顺利地下滑或排出。这种方法适用于未完全嵌顿且大小适宜的结石。
3.内镜手术取石:
如果结石体积较大、嵌顿位置导致尿液无法正常流动或出现感染症状,内镜手术是常见治疗方式。通过经尿道进入的输尿管镜将结石取出或碎石后取出,是一种微创而高效的方法。
若结石较为坚硬或位置特殊,也可能需辅助激光进行碎石处理。
4.体外冲击波碎石:
对部分较小但仍无法自行排出的结石,可尝试体外冲击波碎石。此方法通过体外设备产生冲击波,将结石震碎成更小颗粒,便于随尿液排出。
5.更换或调整输尿管支架:
当结石卡在输尿管支架附近,影响支架功能或引发严重并发症时,可能需要及时更换支架,避免更大的损害。
6.防治并发症:
如果伴随发热、寒战、脓尿等感染症状,应立即就医。在必要时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以防感染扩散。
长时间的梗阻可能导致肾功能下降,应密切监测相关指标,如尿常规、肾功能检查等。
治疗过程中,应保持定期复查,包括影像学检查,如B超、CT扫描等,用于明确结石移动和排出的情况。理想情况下,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确定最佳处置方案,不可自行处理,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