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原因评估
输尿管碎石后的肾积水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
碎石不完全排出或形成残留,阻塞输尿管。
碎石导致输尿管损伤或炎症,出现狭窄或痉挛。
肾脏和输尿管功能恢复较慢,尿液排泄受阻。
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如B超、CT)明确积水原因,判断是否有梗阻及其具体位置。
2.观察随访
如果肾积水程度轻微且无明显感染或疼痛症状,可考虑短期观察。一般3-6周内,轻度积水可能自行缓解。期间需定期复查影像学,监测肾功能指标(如血清肌酐)和临床症状变化。
3.药物治疗
若因输尿管痉挛或轻度炎症导致积水,可使用解痉药物(如黄酮哌酯)、消炎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对于合并感染的患者,应尽早使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
4.手术干预
当积水严重、伴有感染或肾功能下降时,需及时采取手术措施,包括:
放置输尿管支架或肾造瘘管以解除急性梗阻。
针对输尿管狭窄或损伤进行扩张或修复术。
如仍有残留结石,可行再次碎石术或取石术。
5.饮食与生活管理
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草酸、高嘌呤食物摄入,多饮水促进尿液生成,有助于预防结石复发。同时注意避免剧烈活动,以免加重积水或引发感染。
肾积水若得不到有效处理,可能造成肾功能不可逆损伤,因此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范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