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生物兼容性:现代医学中使用的骨科钢板大多由钛合金或不锈钢制成,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在人体内一般不会引起强烈的免疫反应。
2.感染风险:虽然初期手术后的感染风险较高,但如果在愈合期没有发生感染,远期感染的风险是相对较低的。如果出现慢性感染或复发性感染,需及时处理。
3.活动限制:某些特定部位的钢板长时间存在,可能会影响周围组织和关节的活动度。有些患者可能会感觉到钢板在皮下的存在,尤其在较瘦的个体中。
4.骨质变化:长期植入的钢板可能导致局部骨质的变化,例如骨密度降低或应力遮挡效应。这种情况下,骨骼结构可能因为缺少正常负重而变得较弱。
5.二次手术风险:如果未来有需要进行相关部位手术,存在操作难度增加以及并发症风险提高的情况。
6.过敏反应:尽管罕见,但某些人可能对金属产生迟发性过敏反应,表现为红斑、瘙痒等症状。
如无特殊情况,许多医生会建议在骨折完全愈合且功能恢复良好的情况下,评估是否取出钢板,但这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做出决策。如果钢板位置不影响功能、不引起不适且无感染迹象,通常可以继续保留。定期随访检测钢板周围的情况,确保其未对身体带来其他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