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怎么诊断

2025-01-0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病情分析: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的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1.临床表现:

该疾病通常表现为皮肤和黏膜的反复感染,特别是口腔、指甲及外阴部位。

患者常常出现红斑、丘疹、鳞屑、溃疡等症状,病程迁延不愈,并可能伴有瘙痒或疼痛。

指甲受累时,指甲可能增厚、变形、脱落。

2.实验室检查:

直接镜检:取患者皮损处的样本(如刮取的鳞屑、指甲碎片或口腔拭子),采用10%-20%的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酵母细胞或假菌丝。

培养:将患者的样本接种于沙氏培养基或其它选择性培养基上,37℃培养24-48小时,观察是否有念珠菌菌落生长,典型菌落呈乳白色、光滑。

血清学检测:通过检测血清中的抗念珠菌抗体滴度,可以辅助诊断,但特异性和敏感性较低。

3.组织病理学检查:

取活检标本进行病理切片,应用特殊染色技术(如PAS染色)可以看到真菌的孢子和菌丝,确诊念珠菌感染。

最终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必要时可重复相关检测以提高准确性。在治疗过程中,还应注意监测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和其他潜在的基础疾病。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