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适应症和效果:
主要用于乳头状和滤泡状甲状腺癌,这些类型对碘摄取能力较强。
治疗目标是消除残余甲状腺组织和转移病灶,提高生存率。
2.治疗机制:
131I通过释放β射线杀死癌细胞,同时对正常组织损伤相对小。
摄入后,131I被甲状腺细胞吸收,集中在癌变组织中进行局部辐射。
3.程序与剂量:
常在甲状腺切除术后进行,首次治疗通常在手术后4-6周内。
剂量根据病情而定,需由专业医生评估和制定方案。
4.安全性和副作用:
短期副作用可能包括唾液腺炎、口干、味觉改变等。
长期可能增加白血病风险,但发生率低。
5.随访和监测:
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球蛋白水平,以评估治疗效果。
影像检查如全身扫描有助于评估转移及复发情况。
放射性碘治疗是一种针对性强且较为成熟的治疗方式,可显著提高某些甲状腺癌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