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评估和术前准备
强直性脊柱炎常伴随脊柱僵硬和活动受限,需评估脊柱病变程度,特别是颈椎活动范围,以判断气道管理的难度。
心肺功能评估是重点。部分患者可能存在胸廓活动受限,需检测肺功能以及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如主动脉瓣病变或心脏传导异常。
检查血液学指标,尤其注意是否存在慢性炎症引起的贫血或其他血液异常。
如果患者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需评估其可能的胃肠道和肾功能影响。
2.麻醉方式选择
局部麻醉和区域麻醉:适用于脊柱未严重病变且手术部位允许的情况,但需要注意局部解剖结构可能异常。
全身麻醉:当区域麻醉不可行或手术范围较广时需采用全身麻醉。全身麻醉可能需面临困难气道管理,应做好充分的插管准备。
硬膜外麻醉和椎管内麻醉:需特别注意病变部位的骨性结构改变和针刺技术难度,可能需要影像引导辅助操作。
3.术中管理
气道管理:对颈椎活动受限患者,气管插管前应考虑使用视频喉镜、纤维支气管镜等先进气道设备,避免过度牵拉颈部导致损伤。
体位摆放:因脊柱畸形,手术体位可能难以摆放,需在麻醉诱导后采取合适的支撑措施,防止进一步压迫或损伤。
呼吸监测:对存在肺功能受限的患者需加强呼吸功能的监测,及时调整机械通气参数。
血流动力学:手术中需密切监测血压和心率,防止因麻醉药物或基础病引起的低血压或心律失常。
4.术后管理
镇痛:多采用个性化镇痛方案,避免长期使用NSAIDs引发的相关并发症,建议结合区域镇痛技术或患者自控镇痛。
监测:术后需特别关注心肺功能的恢复以及感染风险的预防。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麻醉管理需综合考虑病情特点,强调术前充分评估与准备、术中精细化管理以及术后严密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