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早期
临床表现:常出现慢性腰背部疼痛和僵硬,尤其在清晨或静止后症状加重,活动后缓解。部分患者可能伴有髋关节或膝关节不适。
影像学:X线检查通常未见明显异常,但通过MRI可以发现骶髂关节炎早期改变,如骨髓水肿或轻微侵蚀。
实验室指标:部分患者血液中HLA-B27呈阳性,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可能轻度升高。
2.中期
临床表现:腰椎活动受限加重,可能出现胸廓扩张受限,持续的炎症可导致周边关节(如肩关节或髋关节)受累。
影像学:X线片显示骶髂关节间隙变窄及局部骨质硬化;脊椎可能开始出现“方椎”现象或韧带钙化。
实验室指标:炎症指标进一步升高,可能出现轻度贫血。
3.晚期
临床表现:脊柱僵硬显著,活动范围明显受限,甚至出现“竹节样脊柱”;严重病例会导致弯腰驼背畸形。关节外表现如虹膜炎、主动脉瓣炎也可能出现。
影像学:X线片显示骶髂关节完全融合,脊柱广泛钙化,形成典型的“竹节样”改变。
实验室指标:炎症指标持续升高,但部分患者在晚期炎症可能减轻。
根据病程的进展,若及时治疗可以延缓病情发展,改善生活质量。需要定期随访,关注症状变化和影像学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