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行性骨关节炎的医学解释是什么

2025-01-2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病情分析:退行性骨关节炎,又称为骨关节病或退化性关节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其基本特征是关节软骨的退变、磨损和最终丧失,伴随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以及关节边缘骨赘形成。

1.患病机制:退行性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涉及机械因素和生物学因素。软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生物力学应力的变化而发生退化,而关节液中的酶类对软骨降解也具有促进作用。

2.症状表现:患者一般会出现关节疼痛、僵硬、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通常晨僵时间较短,在活动后有所缓解,但久坐或久站后可能加重。

3.流行病学:此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且随年龄增加而发病率升高。女性的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尤其是在绝经后女性中更为明显。

4.诊断方法:临床上,医生通过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如X线、核磁共振)进行诊断。X线片通常显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骨赘形成等典型改变。

5.治疗方案:目前没有根治方法,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改善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物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在严重情况下考虑手术治疗。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适度运动有助于减轻关节负担,缓解症状并延缓疾病进展。注意关节保护可以有效减少退行性骨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