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骨折愈合情况:通常内固定物会在骨折完全愈合后再考虑取出。下肢负重骨折一般需要12个月以上,上肢或非负重骨常见于6个月至1年愈合。但最终决定仍需依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如X光片或CT扫描,确认骨痂形成良好并达到临床愈合标准。
2.内固定物类型及部位:不同内固定材料如钢板、螺钉、髓内钉等,其取出难度和适应症有差异。而不同部位的骨折,其愈合所需时间也不同。例如,股骨干骨折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内固定支持。
3.患者个体因素:如年龄、患有慢性疾病或骨质疏松等情况,会影响骨折愈合速度。例如,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若患者对内固定物产生过敏反应,或者内固定物导致感染、疼痛等不适,可能需要提早取出。
4.功能恢复需求:某些职业或运动员可能因生活或工作需求,需要提前移除固定物以恢复正常功能。
内固定物的取出是一项手术,需考量风险与收益。在决定取出时,需充分讨论其必要性和潜在风险。术后仍需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以确保骨折部位功能完全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