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血管密度:CD31表达水平可以反映肿瘤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这是评估肿瘤血供和侵袭能力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较高的血管密度通常与更差的预后相关。
2.肿瘤侵袭性:CD31的表达可以帮助判断肿瘤的侵袭性。高水平的血管生成通常提示肿瘤更具侵袭性,可能更易发生转移。
3.治疗效果预测:抗血管生成治疗是癌症治疗的一种方法,通过评估CD31的表达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治疗的有效性以及调整治疗方案。
4.预后评估:在某些情况下,高水平的CD31与不良预后相关。其表达程度可以为制定患者个体化治疗计划提供重要参考。
免疫组化CD31在宫颈癌中的应用,通过评估血管生成特性,为了解肿瘤生物学行为和制定治疗策略提供重要依据。在临床实践中,应结合其他病理指标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以获取全面的诊断和预后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