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瞳前近视而散瞳后远视是怎么回事

2025-01-1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散瞳前近视而散瞳后远视的现象主要是由于眼睛调节功能的改变。散瞳剂使眼部肌肉放松,尤其是睫状肌,使得晶状体的焦距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这种视力变化。

1.散瞳剂作用机制:使用散瞳剂会导致瞳孔变大,同时抑制睫状肌的收缩能力。这种药物作用使得眼睛失去自行调节焦距的能力。

2.近视眼的特点:在未散瞳状态下,近视眼的眼轴相对较长或角膜曲率较陡,使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面。近处物体可以清晰成像,而远处物体则模糊不清。

3.散瞳后的变化:散瞳后,晶状体的调节作用被抑制,眼睛无法增加折射力以看清近物,此时,某些光线可能直接聚焦在视网膜上,导致近视眼的屈光度暂时减少或甚至表现为远视。

4.临床应用与判断:眼科医生常用散瞳验光来准确测量屈光状态,因为此时的测量结果不受调节影响,更接近真实的屈光状态。

这一现象提示了眼睛调节功能在日常视觉中的重要性。在决定治疗方案例如配镜时,综合考虑散瞳前后的视力变化是非常重要的。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