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避免继续暴露:立即将患者带到温暖的环境中,避免继续暴露于寒冷条件下。这是防止冻伤进一步加重的第一步。
2.逐渐复温:使用温水浸泡受冻部位,水温应保持在37°C至39°C之间。每次浸泡的时间为15到30分钟,直到皮肤颜色和感觉逐渐恢复正常。切忌使用热水或直接靠近火源,因为这会导致进一步的组织损伤。
3.保护受伤区域:复温后,用清洁、干燥且不紧绷的绷带轻轻包裹冻伤部位。避免对该区域施加压力,以防止损伤加重。
4.止痛和消炎:可以根据需要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如布洛芬)来缓解疼痛和炎症。保持良好的水分摄入以促进循环和愈合。
5.避免摩擦:不要搓揉或按摩冻伤区域,这样可能造成更严重的损伤,比如形成水疱或坏疽。
6.观察并就医:密切观察冻伤区的变化。如果出现水疱、持续疼痛、变色或任何感染迹象,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处理冻伤需谨慎细致,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有效复温和保护,可以显著减少长期损害的风险。在执行家庭急救措施时,始终保持警觉并及早联系专业医务人员进行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