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口腔发育和唾液腺功能增加:一岁左右的宝宝处于牙齿萌出的阶段,唾液腺分泌会显著增多。同时,由于吞咽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完善,无法及时将多余的唾液吞咽下去,从而导致流口水增加。这种现象是常见的生理现象,随年龄增长会逐渐改善。
2.口腔刺激或不适:某些外部刺激(如牙龈肿胀或炎症)可能加重唾液分泌。例如,出牙过程中牙龈疼痛或摩擦可引起流口水增多。口腔溃疡、轻微感染等也会导致类似情况。
3.手指吮吸或异物刺激:部分宝宝喜欢把手指或玩具放入嘴中,这种行为会刺激唾液腺分泌,从而导致流口水现象更明显。
4.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一岁的宝宝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面部肌肉和吞咽动作的控制能力较弱,因此容易产生流口水。
5.病理性原因(需警惕):少数情况下,流口水可能与某些疾病相关,如口腔炎、咽喉感染、消化系统异常、脑瘫等。如果伴随其他异常表现(如发热、食欲差、明显不适等),需及时就医评估。
对于大多数宝宝而言,这种情况无需特殊干预,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减少口水对皮肤刺激等方式进行护理。如有持续性异常表现或流口水过于严重,应尽早寻求医生的专业建议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