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营养不良:酮类饮食主要依赖高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缺乏多种必需营养素。长期执行此类饮食,可能导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不足。例如,纤维素含量不足可能引发便秘,而缺乏维生素B族或钙可能影响骨骼健康。
2.肝脏负担增加:酮类饮食要求肝脏将脂肪转化为酮体以供能,这对肝脏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已有肝脏疾病的人群,这种额外负担可能引发健康问题。
3.电解质紊乱:由于碳水化合物摄入减少,人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可能被打破,引发肌肉痉挛、疲劳和心律失常等症状。特别是在初期阶段,身体迅速适应新饮食模式时,这种情况尤为明显。
4.心血管风险增加:虽然有些研究表明酮类饮食可能在短期内降低某些心血管风险指标,但长期高脂肪饮食仍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需要注意监测。
5.胃肠道问题:一些人可能在酮类饮食过程中经历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等胃肠道不适。这些症状通常是由于饮食中纤维素和某些营养素的缺乏而引起。
酮类减肥法虽然可能在短期内有效果,但其潜在的健康风险不容忽视。实施这种饮食方式前,建议咨询专业医师或营养师评估个人健康状况,以避免不必要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