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低位肠癌进行分类

2025-08-0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病情分析:低位肠癌根据其解剖部位和组织学特征可以进行分类,主要分为直肠癌和乙状结肠癌两类。具体分类依据如下:

1.解剖位置:

直肠癌:通常发生在距肛缘12-15厘米以内的直肠部分,是低位肠癌中最常见的一种。

乙状结肠癌:发生在乙状结肠区域,即直肠上方的大肠末段。

2.组织学类型:

腺癌:约占95%的低位肠癌病例,是低位肠癌的主要组织学类型,起源于腺体细胞。

黏液腺癌:含有大量黏液,预后通常较差。

环形细胞癌:罕见且侵袭性较强,预后较差。

3.临床分期:

根据TNM分期系统,将低位肠癌分为I至IV期,以评估肿瘤扩散程度、淋巴结受累情况及远处转移。

I期:肿瘤局限于肠壁内。

II期:肿瘤侵入肠壁外,但无淋巴结转移。

III期:存在淋巴结转移。

IV期:出现远处器官转移。

4.分化程度:

高度分化:细胞形态接近正常,生长较慢,预后较好。

中度分化:细胞形态介于高度和低度分化之间。

低度分化:细胞异型性明显,生长迅速,易发生转移,预后较差。

了解低位肠癌的分类有助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早期诊断与干预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定期筛查和健康生活方式可有效降低发病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