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评估疼痛:在进行任何处理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疼痛的性质和程度。使用0到10的数字评分法来衡量疼痛的严重性。同时观察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如发热、红肿等。
2.避免继续拔罐:拔罐会对皮肤和肌肉产生机械刺激,在手术后的恢复期,尤其是创伤面附近,应避免使用此类疗法,以防止加重局部炎症反应或引起不必要的组织损伤。
3.药物管理:可以根据医生建议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疼痛。这类药物能有效地减轻炎症和疼痛。若疼痛难以忍受,可考虑使用更强效的镇痛药,但需要遵医嘱以避免副作用。
4.观察和监控:定期检查疼痛区域的皮肤情况及整体症状变化。如发现持续性红肿、发热或分泌物,应及时就医,以排除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的可能性。
5.物理治疗: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可以选择适当的物理治疗方式,如温和的按摩或热敷,但需避开手术区域。这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帮助减轻肌肉紧张。
术后恢复期间应格外注意保护手术部位,避免一切可能干扰愈合过程的刺激措施。若出现持续或加重的症状,特别是伴有全身不适,应尽快咨询相关医疗专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