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痔疮: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在排便时伴有疼痛或瘙痒的情况。大约50%的成年人在生活中都会经历某种形式的痔疮。
2.肛裂:当肛门处皮肤破裂时,会导致排便时出血,并伴有剧烈的疼痛感。肛裂多发生于排便较硬或排便困难的人群中。
3.消化道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这些慢性疾病会导致肠道黏膜的溃疡和出血。全球每年约有200万例新诊断的炎症性肠病病例。
4.消化道感染: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引起的肠道感染可能会导致血便。急性感染可能在人群密集或卫生条件差的地方更为常见。
5.息肉或癌症:大肠中的息肉可能出血,并且一些息肉在长期内可能会发展为癌症。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每年造成近100万人的死亡。
6.其他潜在原因:如憩室病、肠套叠等也可能导致血便。这些情况相对少见,但依然需要考虑。
如果发现粪便中出现血丝,应及时进行医学咨询,以确定具体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无论是哪种情况,及早干预和治疗都能有效改善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