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胰腺功能不全:胰腺分泌的酶负责帮助消化食物中的脂肪。如果胰腺出现问题如慢性胰腺炎或胰腺癌,可能导致脂肪无法被完全消化,从而出现脂肪泻。研究表明,约有85%的慢性胰腺炎患者会出现脂肪泻症状。
2.胆汁分泌不足:胆汁由肝脏生产,储存在胆囊中,其作用是帮助乳化和消化膳食脂肪。如果胆管阻塞或胆汁分泌减少,脂肪可能无法正常消化吸收。据报道,胆道阻塞患者中约60%可能出现油脂排泄异常。
3.小肠疾病:如乳糜泻或克罗恩病等小肠疾病可能影响脂肪的吸收能力,导致脂肪泻。在乳糜泻患者中,未治疗时脂肪泻发生率可达50%。
4.脂肪摄入过量:饮食中高含量的油脂也可能短期内导致脂肪泻。当摄入大量油脂超过消化系统处理能力时,未充分消化的脂肪可能直接通过肠道排出,使得大便中含油。
如果大便中反复出现油脂,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医生进行检查。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通常可以有效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