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胃肠功能恢复较慢
手术对结肠的直接操作可能会引起胃肠道的暂时性麻痹或蠕动减弱,影响食物和气体的正常排出。术后早期,肠道需要一定时间恢复正常功能,这期间容易发生胀气。
2.肠道结构的变化
部分结肠被切除后,肠道长度缩短或吻合口处形成狭窄,可能导致气体通过不畅。结肠在重建过程中,其储存和输送功能可能受到影响,从而增加气体滞留的风险。
3.肠道菌群失衡
手术及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可能破坏肠道内正常菌群平衡。有害菌增多或益生菌减少会增加发酵过程中的气体产生,引发胀气。
4.饮食改变
术后饮食多以易消化、高纤维或低渣饮食为主,但某些高纤维食物(如豆类、十字花科蔬菜)在肠道内发酵会产生较多气体。同时,进食过快或吞入大量空气也会增加胀气发生率。
5.肠道敏感性增强
部分患者因手术创伤及康复期心理压力大,可能出现肠道对气体的耐受能力下降,即使正常量的气体也可能引发明显的不适。
6.其他病理性原因
如吻合口狭窄、肠梗阻或继发感染等并发症,也可能导致频繁胀气。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评估。
术后需要逐步恢复饮食结构,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产气食物,建议细嚼慢咽;监测肠道功能,如胀气伴有剧烈腹痛、呕吐或排便异常,应尽快寻求医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