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在急性心肌缺血事件中,例如心肌梗死,若未能及时治疗,会导致部分心肌细胞死亡,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数据显示,未经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在发病后的30天内死亡率可高达15%或更高。
2.对于慢性心肌缺血,患者可能会经历心绞痛症状,长期的缺血可能导致心力衰竭或其他心脏并发症。现代医学通过药物治疗(如抗凝药、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等)和介入手术(如冠状动脉搭桥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等),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3.生活方式的改变对改善预后有重要作用,包括戒烟、控制血压和血糖、保持健康饮食以及定期运动等。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还可以降低再次发生急性事件的风险。
及时就医,进行全面评估和治疗,是延长预期寿命的关键。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案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显著改善心肌缺血患者的长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