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术后监测:手术后需要进行定期随访,包括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和肿瘤标志物检测,以评估残余肿瘤的生长情况。随访频率一般为每3-6个月一次,具体安排需根据个体病情决定。
2.追加手术:在影像学和其他评估显示肿瘤仍可手术切除的情况下,可考虑行第二次手术。这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手术风险与收益必须充分权衡。
3.放射治疗:对某些类型的腹膜后肿瘤,如肉瘤,辅助放疗可以帮助控制局部病灶,有时用于术前以缩小肿瘤,提高切除成功率。
4.化学治疗:对于特定类型的肿瘤,特别是高度恶性的肿瘤,化疗可能是有效的选择。化疗药物的选择通常依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并结合患者的全身状况。
5.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随着医学进步,一些新型疗法如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某些情况下也会被考虑。这类疗法需要基于肿瘤的分子特征来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及时与专业医疗团队讨论并制订适合的个体化治疗计划很重要。治疗方案应符合最新的临床指南,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