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血液重新分配:进餐后,人体需要将大量血液输送至消化系统以帮助消化和吸收食物。此时,内脏器官如胃和肠道的血流量显著增加,而其他部位的血流量则相对减少。这种血液重新分配可能导致全身血管阻力降低,因此血压有所下降。
2.自主神经调节:消化过程中,自主神经系统特别是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肠蠕动。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加会导致心率减慢,这可能进一步导致血压下降。
3.激素变化:摄入食物后,胰岛素等多种激素水平会上升。胰岛素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使得周围血管阻力降低,进而导致血压下降。
4.体位影响:如果在进餐后立即休息或采取坐卧姿势,重力因素也会使得下肢血液池积增加,上半身的血压可能短暂下降。
注意饮食后如果出现显著的头晕、乏力等症状,可能提示低血压,需要适当调整饮食习惯并咨询专业人士。如果有既往心血管问题或服用降压药物的人群,更需关注饭后血压变化。